服役 3 週了,這中間除了在成功嶺讀的幾篇年報和股東會問答、週末回家把想看的一些訂閱文章看一看之外,沒有讀其他任何東西。感覺有點跟時事脫節,一週結束打開 line 看到幾千則訊息,根本懶得點開看、FB 一整週沒滑也就隨意滑個幾下、email 幾百封也是快速檢視想看的部分。看起來跟過去幾年我的生活完全相反,但經過這三週的實驗,這種生活對我目前的投資有什麼影響嗎?我覺得基本上沒有,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討論的部分
 
過去三週,週間能用手機的時間大概每週 2 次,每次 15 分鐘,所以基本上完全沒看盤。三週過去,發現有看沒看好像真的沒差,今天跌多少點我不關心也不想關心或者根本沒時間關心。第一次體驗到這種情況,而我相信這應該是多數人比較常見的情況。平常認真上班,回家真的都累了,只剩週末的時間可以關心股市,我先把這種人稱為業餘投資者吧
 
想了想,我覺得業餘投資者有三種比較好的投資方式:指數投資、量化投資、集中投資
 
指數投資不多說了。量化之前的文章說過很多,但最近對量化有新的想法。剛開始研究量化的時候我滿推崇的,這不是說現在我覺得量化不好,而是發現自己被 “價值投資” 綁架了(所以說為什麼創新者兩難一直存在XD) 以前我覺得價值投資濃縮到最後就剩 “安全邊際” 這四個字,現在覺得最最重要的應該是 “股票是企業的一部分” 買進任何一檔股票,代表我是公司的老闆之一,了解公司的業務是必須的。但量化的概念是買進一籃子,我不管它是什麼公司,反正我要的是市場先生的均值回歸,我要的是評價上升。現階段我覺得這比較像 “價值投機” 不像 “價值投資” ,所以這幾個月一直有這個疑問,葛拉漢一籃子 net-net 怎麼好像跟他說的投資第一點有點牴觸啊?
 
應該不少人會覺得講這麼多幹嘛,賺到錢才是真實力,賺多的就是比賺少的猛。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一切回到價值觀而已,知道自己在賺什麼錢,為什麼可以賺到這些錢,賺這些錢舒服嗎,這樣就好了。老生常談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巴菲特寧願放棄高一點的報酬,也不要賣掉他覺得還可以的公司,一切都是選擇,而選擇來自你遵循什麼 “原則”
 
回到自己的案例,這三週遠離股市,週末就更新一下持股公司的近況。現在好像比較能脫離市場報價了,關心的是我事前預想的情況有沒有發生?中間三週的股價怎麼起伏好像也沒差,反正原本買進當下就是想持有到 XX 事件發生再重新評估
 
最後講講集中投資。自己在集中、分散卡了好幾年,現在終於比較明確。回顧過去比較成功的投資以及就算不是很成功但投資過程很舒服的投資,大致上有相同的特徵:公司某部分的價值已經超過市值,還有潛在價值催化的因素。某部分的價值不論是資產負債表的價值,或是某部分的盈利能力 ; 潛在催化劑不論是資本結構改善或者某部分盈利能力提升或是董事會成員的改變,這些都是我比較喜歡的模式。再來就是因為自己目前定位是業餘投資者,沒時間天天研究新公司,所以一年可以找到 2-3 個符合上面條件的公司就要偷笑了。像去年港股幸運找到好幾個,但今年找不到任何新的,但也沒差,有錢就加碼舊的持股,然後就是等好球什麼時候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