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陣子反覆思考關於投資與教育的問題,趁著當兵前試圖整理,算是當成一個階段的總結。這裡要特別感謝前輩,會有這篇文章的思考很大原因來自反覆跟該前輩請教而來,文中也多處直接引用了當時我們的談話

 


資本主義

 

我們活在資本主義的世界,商業蓬勃發展,這歸功於金融系統的持續進步。<人類大歷史> 裡頭說了人類商業大爆發的原因,因為智人習得“集體想像"的能力,共同打造了稱為“信用”的金錢概念,能夠讓智人預支未來打造現在。對未來的信任、信用貸款,是讓資本主義得以發展下去的重要元素,他們就像實體經濟的潤滑劑,使經濟巨輪可以推動下去。

 

然而,金融系統持續發展,它自己也慢慢成為一個“產業”,我們現在稱為金融業。它不再只屈居於當一個潤滑劑的角色,有了自己的目標,也想做大自己。

 

結果是什麼?過度金融出現,幾波金融危機都是因為金融業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依歸所導致的。前陣子讀了 <大掠奪> 作者對於今天的資本主義做了很多方面的討論,推薦給大家

 

金融業總結來說,大概只有 10% 的交易是有其需要的,也就是說只有極小部分直接幫助到實體經濟,創造了價值。這引發接下來想討論的主題:我們這些投資人在買低賣高的同時,是否產生了價值?

 


投資這一行如何創造價值-Activist

 

答案是:基本上沒有。次級市場的買賣對公司的募資能力並沒有直接影響。最多只能說,投資人如果能給予好公司合理的價格,該公司之後可以透過增資或公司債等方式從市場上募得多一點錢。

 

既然買賣股票創造的價值有限,有些投資者會更進一步,試圖干預公司的決策,我們稱之為 Activist 。今天在這個領域比較有名的有 Carl Icahn、Bill Ackman 等,他們買進足夠多的部位然後進入董事會,給意見或者直接發起委託書收購,開除管理階層。巴菲特早期在鄧普斯特這筆投資也做過類似的事,他帶進了 Harry Bottle 開始清算公司,雖然之後大成功,但巴菲特被稱為 “清算者”,他不喜歡這個稱號,也覺得要開除原公司的員工讓他很心痛,所以之後再也沒做過類似的事。

 

之前因為巴菲特、Icahn、Ackman 這些人的成功,覺得 Activist 的行動創造了價值,畢竟他們帶給股東最大的回報。商學第一課: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創造股東價值最大化。當我自己在投資的時候,確實也很在意管理層是不是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考量,華爾街也是。所以公司部門哪個拖累獲利,就砍哪個部門,好像是理所當然的決定,甚至被視為明智的決定。

 

問題是:價值的衡量難道只應站在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嗎?公司的員工、供應商、顧客難道都不用考慮嗎?

 

這裡舉 2017 波克夏股東會的兩個精彩問答

 

股東問:(波克夏與3G資本合作)...但3G資本跟我們很不同,我們賺錢的方式並非透過買進公司並開除員工。我們的價值觀跟著我們 50 年了,3G資本背離我們的原則可能傷害波克夏的價值。有什麼預防的方法嗎?

 

巴菲特:...幾百年前,我們的農場曾經佔有 80% 勞動力,如果沒有人發明更具生產力的方法,那今天我們依然會有 80% 的勞動力在務農,代表我們會活在一個更原始的世界。在美國,這種進步會持續發生,也最好持續發生,不然我們的子孫不會活得更好...在我們跟 3G 資本合作的案例中,他們不想要雇用 2 個人去做一個人就可以辦到的事。就我而言,並不喜歡解雇人的過程,你知道這個是必須做的,但是這會帶給很多人痛苦。但是這麼做對美國是重要的,使美國更具生產力,人均產出增加。

 

巴菲特:據說 Friedman 去了共產主義國家,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用鏟子去建造一堆巨型的建築,但工人身旁有很多閒置的重工業建築機器,這些機器可以把工作效率提升 20 倍。所以他問說:為什麼他們不用這些機器呢?某個人回答:因為這樣就會有很多人失業。Friedman 反問:那為什麼不讓工人用湯匙去挖土呢?

 

接下來這個問題是知名價值投資者 Whitney Tilson 問的

 

Whitney Tilson:...就我的觀察,今天大多數的投資者以及美國企業視“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神聖的,只要公司做的事能夠提升股價那都被視為必需的。但這些動作使上百萬名公司雇員感到恐懼,也激起很多憤怒。我認為這直接挑戰了二戰後的經濟秩序,那就是自由貿易以及民主。我也認為這件事直接決定了上一次選舉的結果。所以我的問題是:你認為公司在做決策的時候應該考慮純經濟之外的因素嗎?這些企業家對他們的員工以及社會有什麼義務嗎?如果波克夏旗下的 CEO 有一天跟你說他要關閉美國的工廠,你會問他什麼問題呢?

 

巴菲特:實際的情況是,某些產業一定會被國外生產所取代...貿易,無論進口或出口,是必須的也會帶給美國與其他國家巨大的利益。是這樣的,生產力的提升會給世界帶來大量好處但是卻會傷害特定個體。所以這裡有兩件事情是必須的,一是美國的領導者,必須跟大眾說明自由貿易的總體好處。二是我們需要有政策去扶持那些因為自由貿易而被侵害的個體。投資者可以透過分散投資來避開這些被傷害的產業,但是就在這個產業工作的人來說,他們什麼都不能做。一個紡織廠 55 歲的工人,你不能對他說:犧牲你,對整個社會有益。我們活在一個富足的社會,政府可以出台政策來照顧這些人。我們應該以這兩件事為目標:3.2 億美國人受惠於自由貿易,但同時不能傷害特定的個體。

 

蒙格:這就是我們會有失業救濟金和保險的原因。但我覺得資本主義系統在改善的過程中一定會傷害一些人,沒有辦法可以避免。

總結這一段,我認為投資人需要知道自己參與在什麼系統當中。當我們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依歸時,別忘了同一時間可能有一群人的生活正在遭遇衝擊。

 


投資這一行如何創造價值-投資教育

 

很多投資人(包括我)到了一定程度,總會有想要把所學分享出去的衝動,想發揮一點影響力。目前看到比較普遍的模式大概是:一開始可能跟朋友聊聊,後來有了自己的部落格,之後接受雜誌採訪、寫專欄、開課出書或者開 Fund。後三者牽涉到金錢的流轉,也是我比較想在這邊討論的問題。投資是個專業,對專業付費本來理所當然。但是投資這行本身有個劣勢。教育家或畫家可以說自己要改變教育業或喜歡畫畫所以出來開課,人家聽了會說你是熱血老師,但說喜歡投資想改變投資行業的會被說出來開課是為了撈錢。只能說你踏入投資教育業,可能已經黑了一半,不論你立意多高尚。

 

我們先來檢視一下目前台灣投資教育的情況,台灣的經濟與政治地位大家應該都清楚,薪資凍漲促使幾年來許多人大聲呼喊要靠投資才能達到財富自由。外在險惡的環境,我們把它想像成一道巨大的海浪打來,有抱負的投資教育家開始思考,我應該教大家衝浪還是直接造方舟?

 

我把慢慢推進、慢慢寫文章,或者開個 fund 透過績效慢慢擴充客戶 base 的人想成衝浪教學 ; 把多方曝光,開課寫專欄當成造方舟,一次可以“拯救”比較多人。這幾年台股較為火熱,衝浪者和造方舟的都多了不少,而就我目前初淺的觀察,上述兩者一個慢慢渡人但也許一輩子也看不出什麼大改變 ; 一個做大有影響力但很難不讓自己走歪。

 

我的思考原本只停在這裡,不知道該怎麼解,當下想到的消極解法是:都不管囉我賺我的,但每天看到怪象就可能吐血。那遠離吧,巴菲特在中西部、Guy Spier 跑去蘇黎世。只是這樣就有點像目前很多對政治冷感的人才,完全不過問,那也很可能現狀會維持下去,就看自己心裡安不安心。

 

拿這個問題跟前輩請益,當時前輩給了三個很棒的思考點

 

1.造方舟救人和教衝浪,只是表面(所謂君子不器的器),是否可看到他們的共通點?
2.在衝浪的人是否真心需要你幫助,需要什麼樣的幫助?你幫助別人的初衷為何?  
3.浪一兩年很快會退去,也會再來,人潮也會。或許可以用五十年,一百年的時間軸,思考你要在海灘上做些什麼?

 

經過幾個小時反覆思索,得出了另一個概念:浪來了可以教衝浪也可以造船,但這都是主動的對浪做出反應,會產生優越感以及人家需不需要你來教的問題。而從大尺度看,浪會漲漲退退,那何不當個燈塔。在岸邊不對浪的漲退做出反應,燈塔就只要管好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持續發光,能不能指引到海上的人,就是緣分了。

 

舉巴菲特為例吧,我認為他在合夥時期是教衝浪,服務範圍僅涉及周遭的親友。而波克夏時期的巴菲特,已經成為燈塔。不管漲潮還是退潮,巴菲特說的都是同一套,他不會主動說服你買進波克夏,而是透過自我選擇,逐漸使波克夏的股東成為同一種投資人。不管牛市熊市,巴菲特開出的收購條件都差不多,你知道他永遠都在那裡,不論是不是遇到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

 

然而這兩個時期巴菲特的做法有什麼改變嗎?我想應該不大。他只是認真做好每一個投資,只是這樣就成就了今天的巴菲特。前輩舉了另外兩個例子:聖嚴法師 48 歲開始說法,48 歲前都在讀博士班,最後因為他的德和智慧實在“累積得很高”,成就了現在的法鼓山 ; 巨大執行長退休前,問他為什麼能夠成就世界第一大、當時是怎麼想?他說他們從頭到尾,唯一目標就是是“做最好的腳踏車”。投資可控制的是認真做好每筆投資、佛法可控制的是修身、巨大執行長可控制的是做好每一台腳踏車。至於什麼時候發揮影響力,屬於不可控。

 

Take a simple idea and take it seriously 之後透過複利效應到了零界點自然就會有大的突破

 


巴菲特是不是最偉大的老師-所謂知行合一

 

進一步探討更本質的東西,教衝浪和造方舟背後有沒有相同的東西?他們所需要的知識與德行是否有所不同?前輩說這都只是“器”,孔子說君子不器,重要的是修煉知識與德行。

 

我們說巴菲特是最偉大的投資人,他卻要大家記住他是一位老師。那你說他到底是資本家還是老師?我認為都是也都不是,他只是他的原則的體現。

 

所以還有一個重點:自己的原則是什麼?什麼東西驅使我們出來教衝浪和造方舟?什麼原因驅使我寫這篇文章?把背後最深層的原始動機找出來。前輩提到阿德勒的理論:人的一生,根本上是自卑與超越的結構,而自卑是人類超越的根本動力。了解自己脆弱的來源,這樣會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最後透測的知很可能就直接表現在行動上面了,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一切都那麼自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