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往教室的路上,雷大說他最近看了很多書之後有一些心得,他把投資人分為三類:外向與內向、才能和平庸、有無良心。(我以下僅就我記得的部分論述)
外向的人像風車,他們透過和他人交談來補充自己的能量~
內向的人像蓄電池。他們審慎、防禦、踏實(可靠)、有專注力、分析能力與耐心。他們透過自我沈靜來補充能量~
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聊天會很痛苦XD 內向的人會認為為何你這都不會,而外向的人會覺得自己很無辜(外向的人靠與人聊天補充能量,內向的人的能量會被外向的吸光XD)
巴菲特與蓋茲和祖克伯就是內向有才能有有良心
賈伯斯是外向有才能但沒良知
雷大說可以用這6個指標判別出誰是和價值投資~
好了好了 上面那個雷大未來應該會有精彩的解說
以下就來談談當天演講的重點
雷大演講主題有
1. 財務自由?
其實財務自由是很表面的字眼,雷大再細分為
A:不要賠錢:過了很多年後本金不會出現明顯的虧損就是不會賠錢
B:資產成長
C:現金流入
舉個例子來說明:大立光VS.中華電
這兩支股票長期投資都可以達到不要賠錢,也都有固定配發股利所以符合現金流入,但中華電相較大立光就比較不符合資產成長這一項
所以說資產成長比高股息重要:因為你可以配息給自己~
ps.如果想靠投資達成財務自由的話,那最重要的是:搞定你的貸款!因為你沒有穩定收入所以銀行不會借錢給你(當然你可以直接拿現金買房XD)
2. 怎麼做?
就是價值投資~
主動投資要注意的兩點(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打敗通膨與指數
你打不過指數就ETF就好,沒必要浪費時間~
3. 標的怎麼選?
清明節雷大在非凡有特別節目,會釋出選股的9大指標。先用這些指標篩出幾檔,然後要嘛全買,要嘛再細部分析挑出幾檔買~
PS. 選擇標的時必須比對運用資金的機會成本
4. 選股之後就是交易
兩種方式:波段與存股
A.波段:低估時買進,高估時賣出。賺的是本益比的變化居多~
此種交易策略屬於積極型,意思就是必須積極不斷尋找股票。而波段操作偏重的是安全邊際要大!
B.存股:合理價格買進,護城河消失時賣出。獲利是來自內在價值的成長~
此種交易策略是坐等成長型,意思就是買進後就讓股票自己成長,在判定護城河消失後就進行賣出的動作。
Ps.補充兩種標的類型
A.成長型
資訊多、比較好找
B.下檔風險型
成交量少
要懂法規
5. 風險?
使用巴菲特指標~但這裡要注意的是你使用幾年的指標?
是5年?10年?15年?
為何要強調年限?原因是投資人的記憶大概就是一個世代(20-30年)
你若只使用5年,那你看到的數值都是在120以上!你怎麼知道08年一度有跌到數值90以下?
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發生一件有趣的事:商業周刊封面報導“股票之死”。這篇報導之前已經超過10年時間,股票只有低落的個位數百分比年化報酬。而這個報酬甚至落後當時的高通貨膨脹。幾乎所有人(這裡指美國人)都對股票失去信心,除了…老年人!老年人歷經過市場空頭,他們知道這時正是買進的機會!而年輕人多半被嚇得洗出市場~
雷大在08年海嘯的時候是怎麼渡過的呢?進行模擬測試!雷大模擬2000年的空頭然後假想發生後自己該如何操作,所以可以安然在海嘯時向下買進並且抱牢,而結果當然是甜美的~
必須注意的是價值陷阱:景氣摔下去的時候,剛開始企業財報還是好的,而價值投資者會認為此時買有安全邊際~錯錯錯!!!
然後生活費要預留啊!因為海嘯不只股利變少,公司甚至會放無薪價~
要避免讓自己再便宜的時候賣股票!
6. 投資筆記本:查得到的資料不要寫
資料搜尋:MoneyDJ 財經百科->官網與年報->google 研究報告
雷大筆記真的很強啊!佩服佩服~
7. 現階段的操作方式
A.波段操作為主
B.提高現金比重,不可放太多資金
C.調整投資組合比例,分散持股
控制風險永遠比獲利重要
補充:這重重點啊!雷大透露很多自己的上課內容和商業機密~這部分我就不說
(然後以下都是上課打的筆記,雷大講得快,我打得不夠快所以可能會東漏西漏)
關於產業(出自超哥)
me2 X
-> me better O 晶圓代工、光學 (PE XX倍也可以買)
-> me only yes
me better 操作策略:做波段
1.客戶出了問題,資產負債表會很好,只是獲利暫時不好。
要選資產負債表強健的!壞消息出來X年後就是買點!
2.TR(重整型)有特殊安全邊際,客戶被大陸買走(靠人脈得知)。算大客戶佔EPS的比例 (單被拿走不是公司不好)公司體質還是好,只是獲利掉下來,算掉下來的預估EPS 然後設多一點的安全邊際即可買進 (原設XX倍PE 現設X倍)
新產業:買領導廠商。若要選二流就要看哪家公司有更多專利,因為未來產品會規格化,大家都會來爭。
還有持股比例 以巴菲特指數看
150以上持股30%
100-140以上 持股50%
100以下持股70%然後30%壓身家加碼
(價值投資者平常不開鍋 一開鍋吃年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