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二社課請到李忠孝大哥來跟我們分享長期投資。這裡簡要摘錄幾點我覺得很有收穫的想法。
基本面分析者一定都聽過杜邦分析,但你是否有聽過適用於個人投資的杜邦分析呢?
ROE=淨利/股東權益
=淨利/營收X營收/總資產X總資產/股東權益
=淨利率X總資產週轉率X權益乘數
=交易報酬率X投資部位資金周轉率X投資部位佔總資產比例
公司分成兩種
a. 低淨利率,所以需要衝量(高的週轉率)
b. 高淨利率,所以週轉率不用很高
舉例來說:你想像兩間日本料理店,一間店便宜好吃(低淨利率),總是爆滿,所以店家可能會訂下用餐時限,一天可以翻好幾番(周轉率高);另一間是高級日本料理,使用上等食材,價位看了會讓一般人後退3步那種,會進去用餐的都是有錢人或名人等等,這時店家根本不需要衝量,因為一人消費額可能就抵5人。
換成投資其實也是同樣概念
短線交易者(或想成當沖客)因為每筆投資賺的%很少,所以若要達到年化較高的報酬率,就必須衝高交易的次數;反觀長線投資者,一項投資計畫若沒有個20%-30%以上是說不過去的(忠孝大自己的目標是一定要翻倍),所以說長線投資者不須要一直交易。
最後一項是權益乘數或說投資部位佔總資產比例
對公司來說這項指標是越低越好(越高代表負債越多);但對投資者來說就可以討論。越高代表你的資金大部分投資在股市,反之亦然。
如果說一位投資者擁有很高的報酬率,但他投資部位佔總資產的比例非常低,那其實他的身價並不會因為這些成功的投資而大幅成長。
另一點是關於長期投資為什麼價值觀很重要?
這一部分滿新鮮的,讓我有新的思考層面。簡述如下
如果你茹素,那你該投資大成、卜蜂?
平常力行生活中減少使用塑化產品卻投資台塑集團?
重視環保生態卻投資水泥公司?
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幾年卻去投資紡織股?
注重食品安全及營養卻投資食安風暴的常客?
這是一個很好的價值觀思考面向,大家也可以試著想想看。不一定每個人都認同以上說法,這就是自己的取捨了~
最後忠孝大分享自己參加股東會的經驗,因為他的部落格已經有很多文章,我就不贅述。講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
不要只當個“小股東”
忠孝大真的是把自己當成公司經營者,像是在公園看到塗鴉贊助的廠商不是永記時,他就會寄信去建議管理階層是否可以也注重這件事、在新聞看到某一團隊可以幫企業減少開支,便把這一個資訊分享給管理階層。因為管理階層不一定會注意到這些小事,而做這些事不是要很利益的讓公司獲利,出發點是努力讓公司變得更好、也努力使社會變的更好!我覺得真的很難能可貴~
另外分享自己與公司接觸的經驗
目前我自認關係建立比較好的有兩間
有一間雖然前些時候已經賣出(資金部位考量,以後會買回來),但仍保持良好聯絡。一開始只是從寄信開始,當然寄給發言人,第一次直接轉到一個財務部的員工,跟我聊了一會。之後再寄信去問其他問題,這次就換發言人回答(他跟我要電話直接打給我),這一次發言人講得也很官腔,我有問題他才回答。第3次我做了不少功課,然後寄信去問,那次他就講的多很多、第4次他打給我的同一天剛好發布重大訊息,但是我得到的解讀就跟我單純從新聞上看的有落差。前幾天我又寄信去問,剛剛接到電話,也得到了我想知道的解答。
所以說一般人不要覺得跟管理階層接觸是一件很困難的是,因為我都可以了,你們沒有理由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