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99986_336523583629881_5999502265159778304_n.jpg
 
這是 <雪球> 讀後感第二篇,沒有看過第一篇的可以點這裡
 
1.藐視權威
 
愛因斯坦年輕的時候沒把權威放在眼裡,21 歲的巴菲特也是如此。1951 年底,巴菲特將自己的資金從 9804 元增加到 19738 元(<永恆的價值>裡有一張巴菲特那年的投資紀錄圖),那年賺了 75%。當時巴菲特打算進入證券經紀人這行,去請教了他老爸和葛拉漢的想法。當時兩人都勸他應該再等個幾年。葛拉漢一如繼往認為股市行情在高點、巴菲特老爸一向對股市悲觀(他老爸也是 1930 進入證券分析業)但巴菲特說:現在情形恰好和個去相反,之前的市場被過度高估。我仔細研究過一些公司,不明白為何有人不想買它們的股票。我是照個別公司的情況來判斷,並不是看整體經濟成長之類的東西,而且我只操作小額資金。我覺得只有瘋子才不想買股票,但智商 200、經驗豐富的班(葛拉漢卻叫我等待。還有我爸,就算他叫我從窗戶往下跳我都會照做。但這次巴菲特沒有聽兩位權威的話...他很肯定自己是對的
 
 
2.第一次貸款
 
巴菲特看到的機會實在太多,他決定開槓桿,借的錢 (5000美元)相當於淨資產的 25%。這裡順便提一下蒙格,雪球裡提到蒙格願意借大錢來投資,他和朋友托勒密打賭看誰的投資組合在一年內可以漲 100%。根據雪球,蒙格曾經借過 300 萬以 19 元投資 British Columbia Power ,後來加拿大政府以略高於 22 美元的價格收購。蒙格把合夥事業的所有資產、個人全部資金、所借得到的錢都投入這支股票進行套利(好奇這個正確性有多高?但畢竟是雪球的內文應該還算可信...) 因為他覺得這件收購案不易失敗(我目前參與過的收購案還沒有一次投入接近 10% 這樣的數字...) 
 
查了一下當時巴菲特也投了合夥事業的 11% 在裡頭,這篇文章的作者也跟我一樣疑問雪球關於蒙格重壓的描述,可能蒙格是律師,對於這種需要法律通過的合併比較熟悉
 
蒙格對借錢的想法是:除非你已經很富有,否則當勝算大時你應該可以為致富而冒險
 
關於槓桿可以延伸參考我們拍的三支影片
 
 
 
3.有問必答的老師
 
巴菲特年輕的時候嚮往葛拉漢當老師,所以在內布拉斯加大學開了一門課。他根據學生的程度調整教學內容,模仿葛拉漢的上課方式,用 “A公司與B公司”(印象深刻的是威宇也很常用這個方法)教學。人們經常問他該不該買某隻股票。他可以靠記憶談論任何一支股票長達五到十分鐘(讓我想到 Jeff 上課的情況),也能背出數百隻股票的資料,包括公司的財務數據、本益比、交易量等等。巴菲特還會提供建議,像是也許把 ABC 股票賣掉,拿去買 GEICO 之類的公司
 
 
4.可可豆套利交易的後續
 
應該很多人聽過巴菲特在葛拉漢公司做過一筆可可豆套利,買羅克伍德公司股票、賣可可豆期貨,然後把股票換成可可豆平倉期貨。這筆套利是葛拉漢的意思,但巴菲特看到更多東西,他買進股票但不做套利。他仔細算過普立茲克公司(收購公司)所提的優惠條件(股票可以換成可可豆)其實沒那麼划算,因為他把公司所有庫存的可可豆除以所有股數,得出的每股可可豆數量,大於公司給股東的可可豆數量(巴菲特真的很遵守買股票等於買公司這個概念)所以他覺得沒有把股票換成可可豆的股東反而擁有更多可可豆,而且還可以拿到已交換成可可豆的股東所未拿走的那份可可豆!另外繼續持有股票的股東還可以分享公司的廠房、設備、應收款和經營的業務
 
巴菲特也反過來想,從公司老闆的角度思考,如果老闆想要你的股票,為什麼你要賣給他呢?老闆應該覺得這個交易對他有利才會提出(所以被公開收購後的公司其實還可以持續追蹤)後來證實巴菲特是對的,套利的人賺了 13% (這個年化應該很高)但巴菲特賺了 5 倍(收購前股價 15,收購後股價 85)
 
巴菲特還很聰明的去結識普立茲克。他認為可以想出這麼聰明交易的人,以後還會做更多聰明事(這就跟我們在追蹤大師持股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巴菲特出席普立茲克的股東會並且提問,因此認識了普立茲克(關於展現主動性我們在:如何認識厲害的人,讓他們願意與你交流 這支影片也講了類似的概念)
 
 
5.要看到多細?
 
巴菲特是細節魔人,但有一天他遇到一位 Herb Wolf 幫他改掉這個習慣。Herb Wolf 對巴菲特說:如果你在黃金乾草堆中尋找一根金針,找到了不見得比較好。巴菲特的毛病是越難發現的東西他越喜歡,很像是在尋寶。看到這邊我想到很久以前聽尼莫講過一個詞叫“財報潔癖”,就是你會很想知道財報裡個某個數字是怎麼來的。更廣的說你在研究公司的時候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去挖掘一些細節,這些細節知道了可能會帶來成就感,但對判斷公司價值並沒有幫助。也可以想判斷公司價值的例子,不用知道公司值 99 還是 101,只要知道公司大概值 90-110 然後買在 50 就可以了
 
 
6.Case Study
 
巴菲特每兩年會和當初上過葛拉漢課的同學和朋友聚會。有一年的題目是評估 1950、1960、1970、1980、1990 最有價值的十家公司,以及這份名單的變動狀況。哪些原因讓一家公司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哪些原因讓公司有優勢,卻沒有保持下去?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這是大部分公司的通病。例如 1960 年代的 Sears 為何無法留住最頂尖的員工,並以最好的價格販賣產品?使 Sears 無法繼續領先市場的因素是什麼?
 
讀到這邊讓我也想要模仿來做,台股過去幾十年最有價值的公司。雖然想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但感覺蠻有趣的,應該也會學到很多東西
 
今天剛好聽一個 Case Study,是 Pabrai 研究藍籌點券(波克夏、蒙格、傑林合資)在 1970-1980 年收購(投資)的幾家公司(喜事、Wesco、水牛城晚報、房地美)這個 Case 在 <投資奇才曼格> 有蠻清楚的介紹,剛好這幾天複習到這段,下一篇再來詳細說明這個 Case
 
 
7.能看到還沒發生的風險
 
我記得巴菲特和蒙格在找接班人的時候有一個條件是,這些人必須看到還沒發生的風險。這光想就覺得很難。但巴菲特自己在 9/11 事件前就看到了可能的風險。根據雪球,在那年五月,巴菲特就告訴通用再保和波克夏再保,減少承保恐怖攻擊風險較大的大樓和客戶。他甚至曾經舉世貿中心為例,說客戶聚集在那棟建築物可能會使風險提高。我對那段時間的氛圍不了解,但作者認為雖然 1990 年代末和千禧年初,恐怖活動的威脅與日遽增不是秘密,但巴菲特卻早已預見風險所在,這在保險公司間也是相當少見的
 
 
8.把握機會要靠持續學習
 
2004 巴菲特買韓國,當時的情況不是我原本想的就是翻翻手冊,挑個二十家公司買進這麼簡單。巴菲特說那本手冊的數字和專門用語讓他摸不著頭緒。他知道自己必須學習一套全新的商業語言,才能認識不同的商業文化。所以他拿起另一本書,努力了解韓國的會計制度,以減少被數字欺騙的機率
 
2008 巴菲特說:目前最立即和最可行的機會,是把握信用市場上奇怪的東西。而最大的機會在抵押貸款。我對它們瞭解的還不夠多,但正在學習,終究會了解。如果我認為有充分的安全邊際,就會去做
 
所以說蒙格才會評論巴菲特是一台學習機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