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witter 上看到有人問有沒有推薦很棒的創業傳記,John Huber 回了一本 <1776>,他說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業故事
 
沒錯!其實一個國家的興衰可以類比成公司的興衰,最近幾個月讀了很多本講興衰的書,上週看完一本 Howard Marks 推薦的 <下一波經濟狂潮> 作者列了 10 項他覺得影響國家興衰的因素:人口、(國家的)生命週期、好壞億萬富翁、政府、地理位置、工業、通膨、便宜、債務、媒體關注度
 
剛看這個目錄我是很期待的,因為我看到幾個我很有興趣的因子,是過去幾個月我從其他幾本書讀到的因子,例如地理和制度,期待這本書是一個大整合。讀前兩章的時候還覺得蠻有趣的,但慢慢讀到的東西覺得越來越瑣碎。雖然整本翻完沒有符合當初的預期,但讀完後卻讓我聯想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秦朝的興起
 
呂世浩老師的大秦三部曲我是超級推薦的,上個月重新複習了一遍。 <下一波經濟狂潮> 和 John Huber 的話給我一個新的框架看歷史、看商業
 

48064329_2235099836705497_5727916639626723328_n.jpg

 
先說秦朝怎麼開始的,秦朝祖先在商朝討伐夏朝時選對邊了,富裕了一陣子,族人習得馭馬之術(以前技術是壟斷在貴族手裡的)。但周朝要討伐商朝的時候賭錯邊,沒落了。直到有一天周王想去西邊玩,秦朝祖先有機會幫周王駕馬車,又剛好東邊出事了,就載著周王直奔東方平定亂世,有功,封大夫
 
秦國慢慢崛起,可以想成這個國家在生命週期的早期,這時出了一個秦襄公,幫周王做事,封諸侯,拿到了一塊土地買權(幫周王把戎狄趕走,那塊地就是你的)秦襄公趕走了戎狄,秦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地。這邊就可以套用地理這個因子進來分析,秦國那時候拿到的是西邊的蠻荒之地,跟中原的富庶不一樣,另外秦國也缺人
 
缺人的話就可以把人口這個因子套進來,人口多當然不錯,但人才多才是重點。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把百里奚贖過來,好人才會把好人才找來(背後的另一個原因也是要建立自己的派系)所以百里奚找來蹇叔。後來秦朝更是大量用六國人,頒布 <求賢令>,商鞅、張儀、李斯,不一一討論
 
用六國人固然好,但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怎麼對付本土勢力,我覺得這邊就像是好壞富豪的分析,國家的既得利益者扮演什麼角色,他們的態度是怎麼樣,是否支持國君的政策,或是國君跟既得利益的權力是怎樣分配,國君能把既得利益者壓下去嗎?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諫逐客書>
 
關鍵崗位把人找齊了就要建立制度,秦國的制度由商殃打下基礎,以法治國。激勵機制很清楚,戰場上殺越多人你的財富累積的越高,所以強國成為一支勁旅(想想看把敵人的腦袋看成土地是什麼感覺)
 
萬事俱備,另一個關鍵就是有沒有一個好的國君可以帶著國家稱霸一方了,秦始皇登場,把理智放在感情前面,完成了統一
 
用這個框架分析商業怎麼樣?
 
商業的地理位置就是公司在整個產業處在什麼地方,競爭對手有誰、強弱狀況是怎麼樣
 
商業的人才流動也很關鍵,矽谷有一說是看大家都想去哪家公司工作,那間公司可能就很有潛力。這是過去我比較少著墨的部分,之後研究公司要去爬爬工作徵才版,看一下人才流動的狀況
 
商業的好壞富豪可以看成是公司的董事,他們到底能不能幫公司取得進一步的成功?還是其實是老闆的魁儡坐領高薪?
 
商業的制度是激勵機制,蒙格很強調的點,是設計追求短線利益,還是比較長限思維?制度長時間會變成公司的文化,是省錢文化還是高調文化?
 
商業的國君是 CEO,是否成功(上市)就變得懶惰,還保有生命週期之初的熱情嗎?接班人有像第一代一樣的動力嗎?
 
這幾個月一直在研究幾個可以解釋興衰的因子,不只套用在大時間框架下的東西方興衰,短一些的朝代興衰,更短的公司興衰,是否都可以用同一個框架去分析?從這個角度把歷史和商業連在一起看,有趣了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