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可以去旁聽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價值投資課

 

這個課程是由喜馬拉雅資本贊助的,學期中會有 3 次請業界大咖來演講,其他的課程我猜都是由喜馬拉雅的 COO 常劲 和本課程的開課老師教授

 

上周第一堂課沒有跟到,今天第二堂課講企業的內在價值和估價

 

觀察一下課堂,旁聽生非常多,好像滿多是業界的,讓我想到當時葛拉漢在哥倫比亞開課的情況

 

整體來說授課內容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課程教材是 Bruce Greenwald 的 Value investing

 

今天比較有收穫的是幾個問答,下面就摘要一下

 

1.大投資者的進化路線

 

有同學提出他觀察到偉大的投資者好像遵循下面這張圖的模式(常劲在這堂課中的第一張圖與下面這張類似,這邊取 Value investing 裡頭的圖說明)

 

首先要了解資產的價值(撿菸屁股)然後進階到判斷企業的競爭優勢(可持續的盈餘能力)再來是思考整個行業的成長空間

 

想想巴菲特確實走的是這個路線,一開始撿菸屁股,然後是找具有護城河的公司,再來最近是對整個航空業下賭注

 

說實在,這位同學簡單的一句話卻點醒我,可以依照這個模式去學習,或許會比跳來跳去更有效率

franchise2.jpg

 

2.投資比亞迪的邏輯

 

這大概就是來聽課的好處吧,就是會有實戰的分析。 有同學質疑喜馬拉雅為什麼在比亞迪這麼高的估值下還持續持有

 

常劲就從最開始為什麼投資比亞迪起頭。我這才知道原來當時(2003-2004) 比亞迪是很爛的公司,資產被嚴重低估

 

喜馬拉雅買入的邏輯根本不是看到什麼比亞迪要搞電動車。當時的情況是這樣,比亞迪的主營業務是電池,在鎳氫電池領域已經做到第一

 

但王傳福(比亞迪 CEO) 誓言要切入手機代工(已經有富士康)還有要做電動車。市場聽了都覺得王傳福瘋了,股價就是一陣的大跌

 

然後喜馬拉雅進來了,理由是當時公司市值已經低於電池領域這個部門的價值,手機代工(後來證明做得不錯)和電動車(做的超好)都是白送

 

另外常劲提到當時比亞迪帳上還有一塊隱藏資產,位於深圳的土地,反正就是下檔有保護,所以總體來看,就是一次 sum of the part 投資(參考

 

至於持續拿到現在,是因為反正投入成本很低,管理階層又很優秀(感覺這說法太官腔XD)

 

 

3.課堂中經典語錄

 

常劲上課的時候提了幾個我覺得頗有趣的論點,有幾點雖然沒有延伸論述,但值得大家思考

 

a.我們在實際工作上是不用杜邦分析的,但這確實是個漂亮的公式,可以幫助大家理解企業

 

b.成長我們是很少看的(最不確定),成長的成本很高(指需要投入的資本),要考慮這個風險。如果企業有成長就當作是白送的 (ex.比亞迪)

 

c.公司值多少錢是最後一個問題。當理解公司到一定程度之後,價值只是個結果。出發點應是去了解公司的業務本質、營業能力從哪來?是否持續?

 

d.很多問題的產生都是沒有把價值投資做到極致。這點特別擲地有聲,我非常認同。我時常思考要買多少?多少賣?本質上就是沒有很懂公司的價值。

 

ps.在講 d 的時候,常劲還酸了一下謝清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