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夥伴.001.jpeg

 
昨天寫了這篇文章,大致整理了讓自己變強的 3 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最基本也最耗時、第二個方法可以開拓你的視野、而第三個方法是創造專屬於你的個人經驗與優勢!
 
今天想試著把這個架構套在投資這件事上
 
相信大多數的朋友都在第一階段努力很久了,也可能會透過參加讀書聚會的形式結交許多高手
 
舉阿堯自己為例好了,這幾年我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大量閱讀(自以為讀很多,其實認真說起來也是少得可憐),先從投資的書籍擴散到其他領域。接下來我也藉由參加投資聚會,認識了非常多的神人級高手,在與這些人交流的過程中,我每次都可以感受出自己與他們之間的龐大差距...參加聚會受到震撼後,回去又更加認真 K 書,然後下一次聚會再震撼、再 K 書...這樣循環下去的結果是,我發現我還是一直再受震撼啊(老天爺啊...orz)
 
所以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呢?那些高手給我的震撼是什麼呢?
老實說太多了,我主要列 3 點
 
1.他們看公司可以看得很深入,而他們可以看這麼深入的原因不外乎幾個:該產業出生、本身是研究員有管道 call 公司、自己花一大堆時間研究
2.選擇的標的本身就很奇葩,通常都是那種聽都沒聽到甚至 5 塊以下的公司,但這點不在今天討論範圍
3.讀一些一般人不會讀的東西或是進入門檻高的,舉例來說:大學教科書(為了理解某項科技)、幾百頁的產業報告、原文著作...
 
舉一個例子吧,這篇分析文 印象中是巴菲特在 21 歲時寫的,當時他好像壓了 50% 的資金在上面,在我們讚嘆股神 21 歲就有這等功力時,應該往回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巴菲特 6 歲開始做生意,11 歲投資人生中第一家公司,在接下來的 10 年當中,他翻遍了所有他拿得到的投資書籍,他也畫了 10 年的線圖,直到他遇到<證券分析>...所以說巴菲特在投資業展露頭角前已經花了大半輩子在上面了。接下來,當他發現 GEICO 時,他又做了什麼才寫出這篇分析文的呢?他去翻了 Best 這本刊物,去閱讀所有拿得到的保險資料,沒搞懂前他是不會放棄的,更可怕的是他直接搭好幾個小時的火車去 GEICO 總部,敲門拜訪!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出,巴菲特投資成功的背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有時我們卻太過心急,妄想趕快成為高手,但現實是,成為高手沒有捷徑,沒花個 5 年 10 年累積,根本連高手的邊都碰不到!
 
 
<招募一起累積的夥伴>
 
在具備了基礎的投資知識之後,要怎麼進一步增加自己的能力呢?我認為這時期再透過閱讀投資著作進而提升實力的效果有限(當然該讀的還是要讀),應該要開始實際累積經驗!把時間投資在閱讀高難度但有價值的資料上,例如某家公司從上市以來的年報...所以我想趁大學生涯的最後幾個月,找幾位想花時間累積的夥伴,一起來 K 資料,然後頻繁討論,我相信這個做法在 3-5 個月後,回頭看一定會發現自己巨大的進步!
 
目前我與一位朋友正在構思細節,如果你有興趣,歡迎私訊我,我們可以先見面認識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