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財富>雜誌刊了一篇巴菲特寫的文章,主要內容為巴菲特說明通貨膨脹對股票投資者的影響。這篇文章我前前後後讀了 3 遍...以下摘要重點
 
ps.下圖為我在網路上查到的美國歷年通膨率,1977年文章刊登時約為 5-10% 這個區間,當時已是 20 年來最高,而 1980 年更衝到 14% 左右!
 

US-Inflation-by-year.png

 
 
股票非常類似債券
 
一直以來,投資人都以為買股票可以對抗通膨,因為企業有提價能力,但巴菲特第一句話就說: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股票的表現如同債券一樣糟糕,這已經不再是秘密。股票並不能抵禦美元的貶值,它和債券一樣只是代表了具有生產能力公司的所有權。
 
為了解釋股票就和債券一樣,巴菲特先統計了過去 3 個 10 年,企業的淨資產回報率(稅前)平均約是 12% 左右,就算是在通脹的年份裡,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該數字能大幅超越這個水平。巴菲特接著說:由於回報是如此的穩定(都在 12% 左右),好像有理由將該回報視為一種“權益債券”...簡單來說巴菲特想說的是投資人可以把股票看成利率為 12% 的債券
 
至於投資人是否能達成上述令人流口水的 12% 回報率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投資人基本上無法按照淨資產(PB=1) 購買股票(舉例來說,台股目前的 PB 在 1.6 以上)
 
 
保留盈餘
 
即使股票就是 12% 的債券,但它們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公司通常不會把賺來的盈餘全數發給股東,保留在公司內部的就稱為保留盈餘,也就是說投資人每年的利息會有一部分投回公司繼續賺 12% 的獲利;而債券投資人則是每年都會收到一樣多的利息,至於這些收回來的利息要投資到哪裡就要自己想辦法了...
 
那公司保留盈餘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就要取決於當時的利率背景,如果利率為 2-3%,那保留盈餘每年賺的 12% 就顯得很有吸引力了!但就是因為具有吸引力,想以 12% 投資的人便會湧入股票市場,自然推高了股市的估值。其實這幾年的低利率背景,許多獲利穩定的“定存股”一直享有非常高的估值,這個情況完全說明了上面的論點。
 
以下我試著複製巴菲特的統計,把台股從 1999-2015 的稅前報酬率畫出來,這段期間的稅前獲利率為 9.75%
 

螢幕快照 2017-03-08 下午7.06.41.png

 
 
改善盈餘的 5 種方式
 
我們知道長期投資股市的回報率不會超過獲利增加的速度(我們所看到股市的暴衝和暴跌,多半是評價倍數改變的影響)
由上圖,知道投資股票的稅前回報約是 10% 之後,若想增加投資人的報酬,只能讓這個 10% 提升,巴菲特總結了 5 個方法
 
1.提高週轉率
巴菲特說,檢查週轉率的時候有三個項目一定要留意,分別是: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
阿堯:其實這三個就是總資產週轉率的重點,那就來複習一下。應收帳款週轉(次)=營收/應收帳款平均值、存貨周轉(次)=銷貨成本/存貨平均、固定資產周轉(次)=營收/固定資產
 
ps.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進貨退出- 進貨折讓+- 調整金額) - 期末存貨
其中應收帳款通常與營收同比例增加,不論營收的增長是因為銷售商品的數量增加還是因為通貨膨脹。所以這裡改進的餘地基本上是沒有的
 
再來是存貨週轉,巴菲特說在通膨時期,採用後進先出存貨估值法將有助於增加報表上的週轉率。當營收的增加是因為通膨,採用後進先出法的公司(如果產品銷售量沒有跟著增加)將能維持現有的週轉率水平。或者(如果產品的銷售量增加)隨著銷售額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存貨週轉率都會提高
 
最後是固定資產,巴菲特說通貨膨脹率的任何增長(假設對所有產品影響是一樣的),從一開使就會提高週轉率。這是因為營收馬上就能反映出新的價格水平,而固定資產帳面價值的調整是漸進的。
 
2.更廉價的槓桿
巴菲特說不可能,因為高通膨只會導致借款更加昂貴。這個概念應該滿基本的,隨便從網路上抓一張圖,標題就是說,利率上漲最大的驅動因素是通膨(藍線是利率,紅線是通膨)
 

inflation-and-interest-rates-relationship.gif

 
3.更多的槓桿
巴菲特說美國當時已經使用非常多的槓桿了,1950-1975年間,S&P500的股東權益占資產比由63%下降到59%
來看看台灣的數據吧(這個比例好像有點過高...也許是台股金融股佔很多的緣故...資料應該沒有錯吧...)
 

螢幕快照 2017-03-08 下午7.55.00.png

 

4.更低的稅率
這個應該跟政府政策或業務所在國家有關,不細部討論
 
5.更高的銷售利潤率
巴菲特統計得出的結論是,在通膨的 10 年中,企業的稅前淨利反而下降 (8.6%—>8%),顯示企業根本無法轉嫁成本...
也順便來看看台灣企業過去的稅前淨利率是多少吧~(其實跟美國當時的水平是接近的)
 

螢幕快照 2017-03-08 下午8.03.26.png

 

大家仔細想想以上五點是不是有些似曾相似?沒錯!這就是杜邦分析!

ROE=稅後淨利率*總資產週轉率*權益乘數


巴菲特就是把以上三個因子個別拉出來分析,但他老人家是把全部公司當成一個個體來分析,我們自己在分析個股時也可以效法這個做法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