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處在一個組織或正在和別人一起做一件事的時候,發現某個部份決策者想得不夠周延,或是某某同事的一些行為正在削減整個團隊的實力,這時如果我們有更好的想法或是明確知道某些決策錯誤時,到底該不該說真話?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也沒有標準答案
贊同方支持的點大概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與專業(例如理專明明知道一些產品爛,但公司硬推的時候,建議客戶不要買);反對方大概會說一旦得罪錯了人,後果不堪設想
 
歷史上說真話的人是什麼下場?這點值得我們好好研究(我只能就我知道的發表意見)
 
大多數人應該都同意,身為人臣,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說真話吧?
但我們看看歷史上忠臣的下場:司馬遷因為替李寧辯護而遭致死刑(但因史記未完成而自請宮刑)、魏徵死後,唐太宗跑去把他的墓給翻了(親撲其碑)、商鞅最後被五馬分屍...太多太多忠臣都沒有好下場
 
當然忠臣要有好下場本來就是難事,歷代皇帝死後,新皇帝多半太小或是權力尚未鞏固,忠臣又因立了大功在朝廷地位很大,自然威脅到新皇帝。所以在先王為了解決這回事,大概只有兩招最好。殺,劉邦就是這樣。抓去關,然後新皇帝繼位再開恩赦免,忠臣自然更忠於小皇帝
 
當然有些忠臣是自己搞到不好的下場,像我下午在讀羅胖寫的“成大事者不糾結”(超好看,大推)裡面就有講到清朝有一個忠臣張廷玉,雍正愛他愛到給他“配享太廟”的榮譽(就是死掉之後可以擺在紫禁城讓大家拜)這是身為人臣最高的殊榮了,但是張廷玉最後卻落得孤死家鄉的下場,就是因為他“妄念”配享太廟這件事,以至晚年幾步棋走得不好
13307253_1227835793904129_6142596542165964302_n.jpg
 
但難道我們因為害怕說真話的後果,就不去說真話嗎?
先撇開兇險的政治好了,我想講講我的看法。
雖然上過呂世浩的課後會開始思考我講了真話的話後果會怎樣,而老師也很贊同有些話不能講。但他上課還是提到一點:想說服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說實話。而就我目前還不成熟的想法,我覺得有實力的人敢說真話,沒實力的就不會說。
 
有實力的話,說了就算得罪別人被黑了,跳巢或是自己出來幹還是行的(當然我覺得這比較適合金融業的說法)
華爾街一堆看不爽華爾街作法的人,馬都寫完書批一批就遲職(麥可路易士、我為何告別高盛作者)還有些是批完一樣在同一間公司工作(華爾街放逐者作者)。或是一些投資界大老,隱身中西部然後年報批一批華爾街但還是靠自己大賺這樣
 
但如果沒實力的可能會顧慮到公司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就安份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出包就好。
 
在“對手偷不走的優勢”這本書裡有講到一段關於組織開會:很多幹部聚在一起開會,領導人或是某幹部提出一個想法時,一些幹部會傾向不表達自己的意見,等到政策定好了也開始執行了之後,如果出包就會說(我當初就覺得不妥XXX) 所以這本書的作者就建議領導人在開會的時候一定要逐一詢問每個人的意見,有不贊同就要立刻說,在會議廳裡怎麼批都行,但是一走出會議廳團隊就要有共同的方向。最近我去旁聽一個投資團隊開會也是類似狀況:報完之後老闆就問每個人的看法,沒回答的就代表你回去要買(老闆下週會檢查XDD)
 
我也記得有些CEO會設立一個職位,專門來批自己的想法
 
最後我想要用呂世浩老師講過的話,和羅胖著作裡說到的曾國藩時引申的故事作結尾
呂世浩說:如果一個行為,明明是不合乎道德的,但當大家都認為這麼做是常態時,這個社會就會很有問題(例如大家都知道貪污不好,但現在很多人都不會覺得貪污是什麼稀奇的事,反倒清廉可以一直被拿出來誇)反思說真話應該是好的,但當大家都在害怕說真話會引來什麼後果時,我們的社會是不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今天如果地上有一條路,寬100公分長10公尺,我想大家應該都可以走得很直很穩把這100公尺走完。但是當這條路的兩邊都是懸崖,我們是否能走得一樣安穩?
 
有個小和尚問老和尚說:師傅你年輕時都在幹嘛?師傅說:砍材挑水煮飯  小和尚說:那悟道之後呢?師傅說:砍材挑水煮飯 小和尚:那不是都一樣嗎? 師傅:不一樣,年輕時我是砍材時想挑水、挑水時想煮飯;現在是砍材就砍材,挑水就挑水
 
曾國藩說: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
未來的事,不過度去想它,當下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該說真話就說真話?),過去的事不去懷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