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思考這個議題,也許跟我最近讀的書、上的課有關

近期教育界在爭議的是要不要改回古老的聊考制度。在我國中時,升高中是要考基測,然而如今好像有所謂的“免試入學”,不用考基測,改成“會考”。查了一下,會考也是考國英數社自,但考試結果只會分成3種:精熟、基礎、待加強。而升高中除了會考的結果外,還要參考國中時在校成績、操行、社團,以及有無額外的才藝等等,造成了許多國中生課後上才藝班的熱潮。

從上面的例子猜測,教育部希望的是打破“靠死讀書”升學的現象。

那為什麼會有死讀書這個現象出現呢?

在<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這本書以及呂世浩老師上課內容,說明了這個現象的由來。死讀書說直白一點就是讀死書,而一切的源頭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後,當時的社會需要的是“專才”以及“工匠”,需要學生在短期之內學習某一專業的技能,所以教學方式就是大量灌輸式的記憶。而古代需要培養的是領袖或帝王(讀書人多半是處在上層階級),所以是以長期細緻思辨的方式來教育他們。最終的目的不同,自然就會用不同的方式以及制度來進行教育。

我們看看古代西方的聖人,多半是在公開場合進行演講與思辨、中國古代讀書人讀書,也與我們現在大不相同,例如他們每當念到一個歷史事件,就會闔起書思考“如果我是主角,我會如何應對”,等深思熟慮了,才翻開書看古人的決定,並比較自己的決定與古人的決定有無不同,而古人做這個決定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反觀今日讀書則完全不是這樣了,例如我們讀到秦王焚書坑儒,我們就把它“背下來”、讀到某某事件,我們就把經過以及年代都背下來。國中時期,我們就這樣背了一堆的年代(鴉片戰爭、英法戰爭blabla),但背這些東西到底對我們有何幫助?古人有勻:如果你唸完一本書,書還是書,你(我)還是你(我),那你就完全白念了。

不只是歷史,我們唸文學,是否也是在背誦?我們唸科學,不就也是是常常把公式背一背、題目多做一點就可以考高分了?國中如此、高中亦如是,等到上大學,期中期末才開始K書,而K書方式一樣是背誦,抓個考古題,唸個共筆等等,一考完馬上忘記,結果書還是書,你還是你。

而另一個常聽到的抱怨是,我明明喜歡文學,國高中學數學自然是在浪費啥時間?我明明以後想當醫生,啊我讀國文社會是要幹麻?

這樣的設計我想當然是有目的的,而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生”。學習這些基本學科有助於我們往後的生活。查理蒙格講說“在一個鐵匠的眼裡,所有東西都是釘子”。所以學習這些不同學科無非是要我們有更廣闊的思維。然而在社會需要“專才”的限制下,我們學的這些重要學科只淪為考試的指定科目,學生也就只要靠“背誦”就能過關。我們完全沒有理解各重要學科的重要概念,反正我們覺得以後也不會用到。

如今國中改成會考、大學規定要選修XX學分的通識課,有很大的原因應該也是教育部希望我們能跨領域學習,然而,在我看來是這樣的,現今社會越來越需要“通才”,教育部看到所以改制,但是學生不知道改制的背後原因,而教育部改制又改了個四不象,所以整個教育體制全線崩潰。教育部希望培養出通才,結果學生反而是“雜學”,一堆大學生(沒有暗指誰),通識課就是選又涼又甜,混個學分,所以規定完全沒有意義。

然而為什麼“通才”這麼重要呢?我們上面說到的鐵鎚人效應,其實社會目前已經深受其害,例如我們在討論某項政策或議題,常常雙方淪為各說各話,因為我們都用自己的專業看事情,我們無法理解對立方的論點,以致完全無法溝通,這就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

而“通才”不是說要到“精通”各個學門,而是必須了解各學門的重要理論

例如經濟學的供需原理、達爾文演化論、牛頓定理、熱力學、機率、社會心理學等等。

學校用“成績”來衡量學生,導致學生指是去追求標準答案,而放棄思辨。然而思辨是智慧的開端,而當我們思考一項議題時,如果它通過許多學門的重要理論檢定都顯示可行,那這項決定出錯的機率就非常低了。

富蘭克林說:所有有用的知識幾乎都由研讀歷史而來。而他指的歷史比我們認定的歷史多得多,他說的歷史涵蓋所有有意義並值得注意的事物,像是哲學、邏輯、數學、宗教、政治、法律、化學、生物學、醫學、農業、物理、文學

而當我們建立起我們的思維模型,就能達到查理蒙格所說的普世智慧。

 

最後推薦一些近期看到的影片以及我覺得對此方面有用的書籍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柯文哲

呂世浩老師的課程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富蘭克林自傳

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或是新版

近期準備閱讀的知識大融通,之後再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ey9801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