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看了不少寫給初學者的書籍,雖然知道自己選的這類書籍中所介紹的大都大同小異,但還是抱著”只要有學到新的觀念就值得的心態”,買書並把它看完(反正花1-2天就可以一本XD)。在看艾爾文的書也是(是看到雷大有推才會注意到這位作者的XD)。
這兩本書也是很快就翻完了,但看完後,我頓時有種感觸。因為這兩本書主要是把主軸放在如何”理財”,而”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理財涵蓋了好多部分,從一開始的記帳開始。記帳不只是計流水帳,而是要檢討分析自己的消費行為。第二步驟是要把每個月的收入"先行分配用途"。我們都知道要先分配給投資部位,剩餘的再拿來花;我們都知道花錢的時候要分成想要、需要、必要。但當我回想自己的花錢習慣時,總是把這些平常琅琅上口的句子拋到腦後(真慘阿…)艾爾文說是因為沒有”強烈的動機”,看來我是不是也要來設定一些動機阿XD。第三步驟就要把未來預計要用到的錢都分門別類,然後安排每一個類別各自的存錢計畫,之後把預期達到財富自由的時間估計出來,最後就是執行面的問題了。
看完艾爾文的書我最大的體會還是這句”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現在的我只專注在"投資"的領域,但要達到財務自由,投資只是其中的一環。需要從一開始的規畫到後來的執行,每一步驟都要經過審密思考!看來我真的還不會”理財”,未來的路上要多多學習這一塊領域阿ㄏㄏ
全站熱搜